健康领域的环境创设
教学单位 | 国际学院 | 专业(方向)名称 | 学前教育 |
学习情境 | 幼儿园各学习领域的环境创设 | 子学习情境 | 1.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特点。 2.健康教育对环境创设的基本要求。 3.健康领域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 |
授课题目 | 健康领域的环境创设 | 学时:2 | |
授课学期 | 2018/ 2019学年第二学期 | 授课进度 | 第 次课 |
教学目标 | 知识:通过学习,能够理解幼儿园五大领域在环境创设方面的基本内容、要求、特点,以及创设环境中需要注意的环节 能力:具备能够根据幼儿成长特点,灵活驾驭各领域环境创设的能力 | ||
教学重点 | 幼儿园五大领域环境创设的要求、特点 | ||
教学难点 | 灵活有效地驾驭空间、 创设合乎标准的各领域环境创设方案 | ||
教学方法 | 案例法、引导法、多媒体教学等。 | ||
教学手段 | 资料展示、师生互动交流、参考素材共享等 | ||
材料与工具 | 参考图片、书籍、多媒体教学等 | ||
教学步骤设计 | |||
步骤时间 | 主要任务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第一步 ( 10 分钟) | 知识点导入 | 讲授课程 | 师生互动 |
第二步 ( 30 分钟) | 讲授理论知识 | 讲授课程 | 师生互动 |
第三步 ( 10分钟) | 欣赏范例 | 讲授课程 | 师生互动 |
第三步 ( 20分钟) | 学生实操 | 教师指导 | 师生互动 |
第四步(5分钟) | 学生根据实操分享心得 | 师生互动 | 学生实操 |
第五步(5分钟) | 教师总结 | 教师总结 | 教师总结 |
具体教学过程(含讲解内容) | |||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并检查学生出勤
二、什么是幼儿园健康教育
幼儿园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幼儿的健康认知水平,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培养其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它的特点是: (一)渗透性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渗透性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表现在一日生活的所有环节中。这就意味着幼儿在幼儿园中接受的健康教育会辐射到家庭、社区等幼儿生活的其他场所,家庭和社区中其他人员的健康行为也有可能对幼儿的健康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教师要做好相关环节的沟通和协调,如培养幼儿爱喝白开水的习惯,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在幼儿园中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生活环节、常规养成等途径培养幼儿爱喝白开水的习惯,同时也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使他们建立与幼儿园一致的观念和行为。 另一方面,在幼儿园教育中,健康教育不但在专门的健康教学活动中进行也渗透到日常生活、游戏以及其他教学活动中,如音乐节活动中对幼儿情绪的关注、午睡时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等。 (二)养成性 幼儿园健康教育是以提高幼儿健康认识、改善幼儿健康态度、培养幼儿健康行为为目标的。其中,健康行为的培养是最终目标,而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不是通过一次教学活动、一个游戏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通过长期巩固才能实现。 另外,幼儿的健康问题是无时不在的,吃饭时的挑食问题、户外游戏时的安全问题、入园时的情绪问题等,一日生活中的任何时间都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时点”。这种时间上的延续性、养成性提醒我们,幼儿园健康教育是持久战,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放松警惕。 (三)先行性 幼儿园健康教育是以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核心目标的,但健康教育的某些内容与要求并不一定能得到幼儿的理解,具有一定的行为先行性。例如,以幼儿现有的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他们并不一定能理解细菌是如何侵害自己的身体的,但他们必须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健康行为。 在健康教育中,某些幼儿理解起来有困难的健康教育内容会影响到幼儿健康认识的形成。因此,很多时候,教师会通过其他形式(如音乐、参观、戏剧表演等)来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从而培养其健康行为。
三、健康教育对环境创设的基本要求 (一)任何环境的创设都要考虑健康领域的要求 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幼儿园教育的起点和落脚点,健康行为的养成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场景中的,因而任何环境的创设都要先考虑健康领域的要求。例如,活动区的环境创设要便于幼儿自己取放材料和玩具,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阅读区的光线要充足,以保护幼儿的眼睛等 (二)环境的创设要有一定的秩序感与稳定性 由于幼儿健康行为是逐渐养成的,不是一朝一夕或者一次教学活动可以完成的,因而幼儿一日生活密切接触的环境就是幼儿养成健康行为的监督者和帮助者。这就要求幼儿园 的环境创设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帮助幼儿形成健康习惯,养成健康行为。 (三)环境的创设要有一定的引导性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先行性要求环境创设要具有一定的引导性,不断提醒幼儿养成健康行为。例如,可在幼儿生活区营造温馨宁静的氛围,提醒幼儿要保持安静,在每个幼儿经常活动区域的地面贴一双排列整齐的小脚印或一条引导直线,时刻提醒幼儿整齐摆放自己的鞋子。
四、健康领域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 (一)有关日常健康行为的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 与日常健康行为有关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洗手、刷牙,穿脱、整理衣物,作息习惯,活动用具的整理、清洁,周围环境的清洁等。与这些内容有关的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更多地与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相关联,如穿脱衣服的活动就可以利用幼儿午睡前在睡眠室用幼儿自己的衣服加以锻炼。 虽然有关日常健康行为的教学活动与日常生活联系较紧密,甚至可以直接利用日常生活环境,但这类活动的环境创设并不是单一地来自日常生活,还需要纳入一些其他的环境材料。例如,幼儿园将正确的洗手步骤贴在洗手池旁边以提醒幼儿注意。 (二)有关饮食营养的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 与饮食营养有关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进餐习惯、常见食物的辨识、膳食的平衡、饮水习惯、中外饮食文化等。与这些内容有关的教学活动更多地与食物及与之有关的材料有关。因而,这类活动的环境创设中更多地涉及各种谷类、蔬菜、水果、肉类食物等,但这些食物又不完全以实物的形式出现,还可以以图片、拟人化的形式出现,可以制作、表演等。例如,某幼儿园将蔬菜组合成各种服装造型、艺术摆盘等,以提高幼儿对蔬菜的认识,改掉挑食习惯,又或者制作一面鼓励孩子多喝水的“咕噜咕噜”主题墙,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有关身体生长的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 与身体生长有关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对身体外形的了解、五官的认识与保护、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对生命现象的探究等。与这些内容有关的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更多是围绕人体来进行的,但它不是单一的人类身体的呈现,要达到这类活动的目标,还需要很多材料与环境作为辅助。例如,为了帮助幼儿认识的五官,某幼儿园教师组织了活动“神奇的五官”,让幼儿在墙上画的一张孩子脸上,依次贴上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 (四)有关安全的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 与安全有关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日常生活中安全常识的了解及遵守、安全标志的认识、应付意外事故的常识等。这类活动的环境创设与幼儿生活中接触到的所有环境都有关联,包括幼儿园、家庭、社区、公共场所等。这类活动中涉及较多的认知性的内容,为避免教育过程的单调枯燥,可以将其活动化。例如,某幼儿园组织了“安全过马路”的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交通规则,丰富交通安全知识,如图3-13我是小警察、图3-14交通安全我知道。 (五)有关体育锻炼的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 与体育锻炼有关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走、跑、爬、跳、投掷、攀登等身体活动的知识和技能,平衡、协调、灵敏、柔初、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的练习,徒手操轻器械操等基本体操和队列队形的练习等。这类活动的环境创设主要在户外场地进行,对场地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和充足的空间,在此基础上要有适当的体育锻炼器材,如球类、绳类、平衡类、投掷类及大型体育器材等。 (六)有关心理健康的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 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愉快情绪的培养、心理品质的培养、心理问题的解决等。这类活动的环境创设更为注重的是心理氛围的营造,因而各种活动材料的使用都是为心理氛围的创设而服务的。例如,在某幼儿园设计的心情屋、哈哈镜等通过环境的营造教育,让每一位幼儿拥有快乐的心情,为每一为位幼儿找到情绪的控制方法
五、课后习题 幼儿园健康教育对环境创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 |||
作业或课后任务 | |||
效果分析及改进措施 | |||
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