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工作室职责

2019-07-19 浏览量:1380

  一、制定工作室成员培养考核方案,帮助成员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并督促实施完成,组织对工作室成员进行评估考核,建立本工作室和成员个人发展计划。

  二、在师德方面率先垂范,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言传身教帮助成员提升学识水平和师德修养,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三、加强教师专业化培养

  (一)带领团队成员完成上级单位和学校领导安排的教师培训、指导任务和科研任务;组织成员参加国内外职业教育培训、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等活动。

  (二)统筹安排成员参加幼儿园实践,每学年选派2-4名专业教师到合作幼儿园、幼教行业学习提高。

  (三)聘请幼儿园优秀教师到学校兼职授课,与幼儿园联合开展开发新课程、研发新技术,不断提高成员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

  (四)通过组织名师与骨干教师三级梯队评选、教学能力比赛等活动,有效推动培养对象的专业成长,培养出一定数量的省、厅、校级学前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四、加强学生技能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

  (一)每学年组织1-2次学生的职前培训,通过对幼儿教师的技能技巧和幼儿教育理论的相关培训,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二)组织学生考取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相关职业资格证,强化学生操作技能。

  (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艺术节、故事会,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校园社团活动。

  (四)加强学生实训教学,积极对接企业(幼儿园),安排实习教师带队并指导学生实习实践工作。

  五、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一)制订工作室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方案,主持课题研究工作。

  (二)有计划地安排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外出(国内外)培训、观摩、考察学习,聘请知名教育专家、学者担任工作室专家顾问,进行指导。

  (三)工作室成员依据自己的情况制订相应的读书计划,每学期精读三本书,并撰写心得及感悟。

  (四)自主教学实践。主持人组织开展工作室成员的研讨课、交流课等活动,每位工作室的成员每学年要有校级以上的教学专题讲座。

  (五)确保每位成员每学年有一篇有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获奖或者在CN级刊物上发表,撰写或主编教育书籍、精品教材至少一本。

  (六)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定期组织开展灵活有效的研讨活动,如校本教研、课例研讨、名师论坛、公开教学、教材分析、专题学习和教学反思等学术研究。

  六、校企(园校)深化合作

  (一)以工作室为纽带,大力推进学校与幼儿园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引园入校、办校进园、职教联盟、产业学院等多种校园合作形式。

  (二)成员对接学前教育专业一个班级,再对接幼儿园一个班级及老师,形成“两师+两班”模式,即一个学前教育专业班级+一个幼儿园班级、一个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一个幼儿园教师的形式,进行对接,每学期开展各种活动。

  (三)拟邀请省内外著名幼儿专家到我校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园长论坛”等活动;负责与幼儿园联合举办“幼儿园园长培训班”、“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班。

  (四)负责与幼儿园联合开发编写具有专业特色与地方经济特色的校企教材1-3本等。

  七、企业(园校)共同研发项目

  成员结合学前教育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实现园校深度合作,创新办学模式,与幼儿园共同开发一系列实训项目、精品课程、课题项目、专利等,争取完成2-5个成果转化项目等。

  八、负责本工作室的网站建设,上传教学资源和工作动态,分享工作成果,开展在线交流。

  九、负责本工作室的日常事务管理及经费使用、管理。

  工作室成员职责

  一、在工作室主持人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实施计划,定期参照个人发展目标和计划,督促自我发展。

  二、积极参加省市区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参加名师工作室组织开展的各项教育教学研究及实践活动,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室规定的学习任务、科研任务和其他必须的相关任务。

  三、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听课、评课等),定期组织开展灵活有效的研讨活动,如校本教研、课例研讨、名师论坛、公开教学、教材分析、专题学习和教学反思等学术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形成教学风格,创造教学业绩。

  四、积极参加学校和工作室安排的成员参与幼儿园实践及调研工作,努力提高实践能力。

  五、做好个人专业成长记录,及时撰写阶段性发展总结。及时总结反思,提炼个人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六、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工作。筛选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进行课题立项及课题研究,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提升科研能力。

  七、积极参加国内外培训、观摩、考察学习,努力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每学年至少参加一次外地培训、学习活动)。

  八、强化教育理论学习,工作室成员依据自己的情况制订相应的读书计划,每学期精读三本书,根据需要做好读书笔记,并在工作室读书沙龙中交流学习体会,或者在网上进行读书、教学感悟等各种研修的交流活动。

  九、成员每学年要有校级以上的教学专题讲座。

  十、成员每学年有一篇有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获奖或者在CN级刊物上发表,撰写、主编或参编专著、精品教材至少一本。

  十一、成员必须参加工作室安排的各项工作,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努力实现培养计划所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