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主题活动环境创设的步骤
教学单位 | 国际学院 | 专业(方向)名称 | 学前教育 |
学习情境 | 幼儿园主题活动与特色活动的环境创设 | 子学习情境 | 了解主题活动的创设步骤 |
授课题目 | 幼儿园主题活动环境创设的步骤 | 学时:2 | |
授课学期 | 2018/ 2019学年第 学期 | 授课进度 | 第 3、4 次课 |
教学目标 | 知识:了解并掌握幼儿园主题活动环境创设的的步骤顺序 能力:能够将主题活动环境创设灵活运用到实践中 | ||
教学重点 | 通过案例,了解并掌握主题活动环境创设的目标 | ||
教学难点 | 能够灵活运用环境创设主题活动的特色及效果 | ||
教学方法 | 案例法、引导法、多媒体教学等。 | ||
教学手段 | 资料展示、师生互动交流、参考素材共享等 | ||
材料与工具 | 参考图片、书籍、多媒体教学等 | ||
教学步骤设计 | |||
步骤时间 | 主要任务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第一步 ( 10 分钟) | 知识点导入 | 讲授课程 | 师生互动 |
第二步 ( 30 分钟) | 讲授理论知识 | 讲授课程 | 师生互动 |
第三步 ( 10分钟) | 观看实例图片 | 讲授课程 | 师生互动 |
第三步 ( 20分钟) | 欣赏环境创设案例 | 教师指导 | 师生互动 |
第四步(5分钟) | 学生根据实操分享心得 | 师生互动 | 学生实操 |
第五步(5分钟) | 教师总结 | 教师总结 | 教师总结 |
具体教学过程(含讲解内容) | |||
教学步骤 主题活动与环境密不可分,环境为主题活动而创设,主题活动需要有环境的支持才能更深入地开展。创设高质量的主题活动环境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从主题活动的展开过程来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定主题活动环境创设的目标 (一)环境的使用主体 在创设幼儿园主题活动环境时,首先要考虑并了解使用和参与该环境中的主体对象的基本情况,例如本次活动对象是小班幼儿还是大班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人数是多少等。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和不同的参与人数,环境创设中考虑的情形也是不同的。 对于参与到主题活动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而言,他们的身心发展是存在差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主题环境的创设过程中针对不同对象的发展状况和身心特点来创设具有层次性的环境和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材料并提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此外,在同一主题活动中,参与的人数不同,对活动的空间要求也是不同的。 参考案例:“神奇印刷术”。(见教材) (二)主题活动的目标 主题活动是整合了不同领域内容与目标的教育活动,而每个领域的活动又可以包含多个教育目标。虽然每个主题活动都可能具有多种教育价值,但是在一个主题活动中不可能达成所有领域的多个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初步确立该主题活动的主要目标,并依据主要目标进行相应的环境创设。主题活动内容和目标是环境创设的内在依据,环境创设是主题活动目标的外在体现,只有创设出与主题活动相适应的环境,才能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探索氛围和发展契机。因此,在创设主题活动环境时,首先应该明确主题活动的目标和内容,然后依此进行环境创设。 参考案例:“不许摸” (三)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设计 在主题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方式、教学设计思路等。从教学方式角度看,教师是采取集体教学为主要方式,还是采取小组活动为主要方式,抑或采取集体教学与小组活动、个别活动有机结合的方式,对环境创设的要求存在着很大差异,例如对活动空间、教学资源以及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关系等都有不同要求。 从教学设计思路看,如果教师是开展精心准备的主题活动,教师只需按照活动步骤提供材料、布置空间,再辅以灵活机动的材料增减和空间调整即可;如果教师是以一种开放性的思路来组织主题活动,则要提供更多的与主题活动相关的材料,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只有幼儿对尽可能多的材料进行操作探索,以及教师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指导,主题活动的网络才会逐步清晰起来。 (四)幼儿的活动方式 在主题活动中,幼儿如何参与并对主题活动进行探究,采取何种学习方式,这方面对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如果幼儿是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参与主题活动,则环境中材料的种类、数量与材料的投放是比较稳定的,而且环境中的活动顺序也是有序的;如果幼儿在主题活动中自主发挥的机会比较多,那么在环境创设方面则需要在基本配置的基础上,随时按照幼儿探究的进展和状况进行及时补充,这样才能为幼儿发挥其想象力和实现其想法提供支持。此外,如果主题活动涉及户外的探究或者采用游戏的方式,则需要更加丰富的材料配置、更加动态的场景布置以及更加灵活多样的指导方式。 二、规划主题活动的环境布局 环境布局规划是主题活动中环境创设的第二个步骤,也就是在考虑上述提到的环境的使用主体、主题活动的目标、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幼儿的活动方式的基础上,对主题活动所需要的空间和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与配置。 1、主题活动的空间布局规划 主题活动的空间主要包括室内与室外空间,其中,室内空间包括教学活动场所、活动区和活动室等;室外空间包括楼道、教室的过道以及相应的游戏区和操作区等。教师应根据主题活动内容的变化,对这些空间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规划。 2、环境的情境布置 情境布置是指教师围绕主题活动的内容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营造一个幼儿能够身临其境的主题情境和学习环境。情境布置是主题活动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该环节是依据幼儿园主题活动中涉及的室内外空间来进行活动所需材料的投放与充实、环境的柔化布置的过程。 三、管理与评估主题活动中的环境 (1)主题活动中的环境管理 主题活动是一个过程,猜这个过程中要想提升环境的功效,系队主题活动中的空间环境和情境布置进行系统的管理。在布置和使用中,指定合理的规则。 (2)主题活动中的环境评估 1.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既是对环境中的设施、基本材料以及指导方式进行重新规划调整。 2.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该及时对过程中的情况进行总结,为下次主题活动提供经验。 四、小结本课 结合当前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归纳概括为在进行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环境创设≠简单装饰,因为教育功能难以实现; (2)环境创设≠作品展示,因为墙面价值难以体现; (3)环境创设≠随性布置,以为课程教学难以体现; (4)环境创设≠教师独秀,因为幼儿主体性难以体现。 针对以上问题,幼儿园小班环境创设要注重营建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中班环境创设注重营建交往互动的游戏环境;大班环境创设则需要营建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即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体现教育功能、增加互动参与。 | |||
作业或课后任务 | |||
根据本节课所讲的内容,修改自己的环境创设策划方案,按照步骤,调整需要修改的地方,使方案更加合理化。 | |||
效果分析及改进措施 | |||
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