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特色活动的配合
教学单位 | 国际学院 | 专业(方向)名称 | 学前教育 |
学习情境 | 幼儿园主题活动与特色活动的环境创设 | 子学习情境 | 1.学习特色与环境的关系 2.掌握主题网络的设计 |
授课题目 | 环境与特色活动的配合 | 学时:2 | |
授课学期 | 2018/ 2019学年第 学期 | 授课进度 | 第 5、6 次课 |
教学目标 | 知识:了解环境创设中环境与特色活动的配合关系 能力:对主题网络设计的方法深入掌握 | ||
教学重点 | 通过案例,了解并掌握主题活动环境创设的目标 | ||
教学难点 | 能够灵活运用环境创设主题活动的特色及效果 | ||
教学方法 | 案例法、引导法、多媒体教学等 | ||
教学手段 | 资料展示、师生互动交流、参考素材共享等 | ||
材料与工具 | 参考图片、书籍、多媒体教学等 | ||
教学步骤设计 | |||
步骤时间 | 主要任务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第一步 ( 10 分钟) | 知识点导入 | 讲授课程 | 师生互动 |
第二步 ( 30 分钟) | 讲授理论知识 | 讲授课程 | 师生互动 |
第三步 ( 10分钟) | 观看实例图片 | 讲授课程 | 师生互动 |
第三步 ( 20分钟) | 欣赏环境创设案例 | 教师指导 | 师生互动 |
第四步(5分钟) | 学生根据实操分享心得 | 师生互动 | 学生实操 |
第五步(5分钟) | 教师总结 | 教师总结 | 教师总结 |
具体教学过程(含讲解内容) | |||
教学步骤 一般来说,主题活动环境的创设与特色活动展示都是在一定的主题网络的基础上根据活动需要进行逐渐创设的。 一、主题网络的设计 主题网络就是将与主题有关的知识经验或概念经过归纳和整理,建立起某种关系与联系,并以网状的形式将其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 1. 选择主题:主题活动中,主题对整个活动起着统帅的作用,处于核心的位置。 (1)从课程目标出发 (2)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 (3)从现有的材料和内容出发 2. 编制与开展主题网络:确定了主题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编制与展开主题网络。这一步骤包括初步确立主题活动目标、编制主题网络和展开主题网络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1)初步确立主题活动的目标 (2)编制主题网络 在构建主题网络时,教师应尽可能围绕某一主题展开丰富联想,充分调动相关知识经 验,将头脑中出现的与主题有关的内容记录在一张张事先准备好的小卡片上。之后,教师 要根据初步确立的目标以及资源等对这些内容进行筛选,以确立一个比较可行的主题活动 体系,但是这些初步确立起来的目标并不是不可改变的,也不是一定要完成的。
经典案例欣赏 在“蛋”的主题网络构建过程中,教师通过启发幼儿,让幼儿介绍自己平时熟悉的蛋,例如蛋可以吃、圆溜溜的蛋惹人喜爱、蛋会滚、会转;薄薄的蛋壳一不小心就会破碎;蛋里还会孵出小鸡、小鸭……每只蛋就是一个秘密,这一切都吸引着好奇的孩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奠定了生活化、情景化的基础。在这个主题中,教师和幼儿一起去观察生蛋和熟蛋的区别,去小心翼翼地保护易碎的蛋,去表演小鸡出壳的情景,去品尝各种各样的蛋制品……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体验、理解、反思、领悟,自然而然地获得了与具体情境紧密关联的知识并启迪了自身的智慧。 主题网络图的目标制定: 1.初步了解蛋的外形特征和内部构造。 2.探索蛋宝宝的秘密,体验探索带来的乐趣。。 3.学习制作蛋食品,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4.了解人际交往的特点,学习表达关心与祝愿,培养良好的用餐礼仪。 (3)开展主题网络 在初步编制出主题网络后,教师就要着手展开主题网络,组织幼儿开展主题活动。 “亲亲泥土”案例 “亲亲泥土”这一主题是通过与科学、社会和艺术域的合展开的,而且是以艺术领城为展开重点的,辅以科学和社会领域。 二、主题活动环境的初步创设 主题的选定以及主题网络的编副都是在一定的环境考虑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使主题活动顺利开展,需要对主题活动中的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布置和全面考虑。 在主题活动中,幼儿通过与物质环境的互动来学习,只有在环境与幼儿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幼儿才能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才能激发幼儿不断发现和学习的欲望。主题活动的物质环境创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室内空间的布局 (二)主题展示区的环境创设 1.主题展示区环境创设的整体思路:“我得祖国真大”案例 2.主题展示区环境创设的基本要求 (1)主题展示区的布置要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2)鼓励幼儿参与环境布置; (3)合理利用主题展示区的空间。 (三)主题活动区的环境布置 1.主题活动区的整体设置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区域; (2)根据幼儿的兴趣点设置区域; (3)与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 2.主题活动区布置的操作步骤 (1)依据主题活动目标规划与布置主题活动区域 ; (2)依据主题活动内容投放区域操作材料; (四)挖掘利用社区和家长资源。 三、主题网络图 教师根据主题目标编制了主题网络图 四、班级主题环境创设 (一)主题墙饰 (二)区域设计与布置 (三)家园合作 五、小结本课 通过学习环境与特色活动的配合,从环境创设方面看,一方面,对主题展示区进行了规划与布置,在主题墙的布置过程中规划了一个基本的布置轮廓,而且对以后如何逐步丰富主题墙也提出了基本的思路,较好地处理了预设活动环境的布置和将来生成活动环境布置的关系。另一方面,对主题活动中涉及的活动区提供了一些主题活动中将会需要的基本材料,并对这些材料的具体操作有了一个初步的目标指向,有助于教师在活动中通过观察更有针对性地投放材料。尤其重要的是,无论是主题墙的布置还是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教师都积极地调动幼儿参与其中并进行积极的探索。
| |||
作业或课后任务 | |||
根据本节课所讲的内容,修改自己的环境创设策划方案,按照步骤,调整需要修改的地方,使方案更加合理化。 | |||
效果分析及改进措施 | |||
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