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立足本土的幼儿园审美教育

2022-06-07 浏览量:16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学前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在孩子蒙学时期,帮助他们更加了解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同时建立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

  成都平原承载着了不起的古蜀文明、三国文化、诗词圣人……蜀情蜀韵举世瞩目。华爱学校将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实践中,按照3~6岁年龄段幼儿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以美育为载体,探究具有本土特色的园本课程活动。

  首先,创设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美育环境。环境育人,幼儿园的环创以最直观的审美情趣激发幼儿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园内结合不同年龄段的学习内容,在教室和区角进行本土文化的展示,如熊猫角、诗歌角、古蜀故事区域等。孩子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自然习得事物的显现形象,再由教师进行引导,让孩子逐步感受图案、色彩以及人物故事的美好,从而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

  其次,融强特征的本土特色于主题教学。幼儿园没有学科教学,而是通过主题教学完成五大领域的学习,主题的选择尤其重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特点,选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例如“熊猫”主题的学习,小班的幼儿主要通过儿歌让幼儿了解熊猫,而中班的幼儿则可以精细地了解熊猫的样子,能简单地进行绘画,针对大班的幼儿可以讨论如何与熊猫交朋友、如何保护熊猫等话题。这样的主题教学能让幼儿了解美、走进美、欣赏美。

  最后,加强幼儿对社区本土活动的参与度。社区是培育孩子的第二场所,社区能让孩子走进真实的场所,感受本土文化。幼儿园会定期开展与社区互动的各类亲子教育实践活动,共建良好的社区家园促使幼儿的身心发展。在金沙遗址公园里,我们可以带着幼儿去寻宝,孩子在模拟的沙地里,可以挖掘青铜鸟、黄金面具等,教师再以儿童的方式讲述每件宝藏的故事,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引发对民族文化的喜爱,为提升审美情趣打下基础。

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