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并由此决定如何协调环境,采取应有的态度来帮助幼儿成长”。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在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观察是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幼儿观察始终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和终点,如何走进幼儿的世界,如何解读幼儿的行为,如何基于幼儿行为给出合理及时的反馈,这些都从观察开始。今天就来看看这篇案例,教师是如何来进行户外游戏的观察和记录的。小瑄:“我肚子下面的是游泳圈(蓝色圆形),我手上戴的是浮标(蓝色圆形塑料玩具)。我正在游泳呢!”(说话视频未及时拍摄到)只见小瑄趴在游泳圈上,手臂上戴着浮标,双脚在一上一下的打水,正游得开心着呢。随着点点的一声“睡觉吧!”小瑄迅速爬起来,撸下手臂上的浮标要准备去睡觉了,还说到:“我要睡觉了,睡婴儿床。”两块折叠的游戏垫子是孩子们口中的婴儿床,垫子上还有着好几个圆形的抛接玩具孩子们睡觉的床垫和被子。小瑄走过去用圆形玩具竖排并列铺上并整理好小床,惬意的躺下闭上眼睛,享受此刻的睡觉。媛媛也爬过来并和小瑄躺在了一起,妞妞见状给她们盖上被子(用圆形玩具在身上和腿上分别盖好)。点点和桐桐也随之躺下,妞妞同样给她们盖上小被子。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里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都是在游戏中获得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由此可看出游戏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幼儿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视频中孩子们的游戏是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是自主游戏的显著特征,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的天性得到了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得到发挥,同时也是人格建构的过程。小瑄游泳、铺床等行为是孩子将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再现。妞妞的盖被子行为充分体现孩子对同伴间的关心及照顾,孩子们之间的互相帮助和照顾促进了社会性的发展,有益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中班幼儿开始出现同伴合作进行的小团体游戏,在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中,总是贯穿有孩子自发自主的游戏。教师可根据班级区角的布局,调整出一个角落属于近期孩子热衷于进行游戏的情境布置以及材料的投放,材料多以开放性为主,让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更大的发挥空间。如孩子的游戏出现在户外,教师的角色定位可根据孩子的需求进行调整,如孩子邀请老师加入的话,可作为合作者出现和孩子一起体验游戏的快乐,通过语言、身体动作等促进幼儿社会性、语言及同伴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发展。看似简单普通的游戏,通过观察孩子游戏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能否发现每位孩子的发展水平,每个孩子表现出的不同特点,闪光点,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引导和鹰架,促进幼儿进一步的发展。如:视频中妞妞对同伴的生活照顾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可安排一些生活照顾的环节让她作为老师的“小助手”协助开展相关生活过度环节,促进其能力的进一步发展。点点的号召能力,在日常排队整理等环节时是否可以让点点协助进行完成,逐渐过度到让点点组织。小瑄的语言沟通能力,能将时间的过程进行清楚的叙述,在日常班级的天气报播放和小领唱环节,可以多给孩子机会进行自我展现。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于全国幼儿园优秀观察记录案例征集活动,作者系深圳市南山区蓓蕾幼儿园 唐君。